
2023年8月17日,望奎縣中醫(yī)院“健康大講堂”“碩士話健康”第十四期在門診綜合樓三樓多功能廳舉行,望奎縣中醫(yī)院內(nèi)科三病房碩士研究生周雪講授了題為《高脂血癥的防治》腰椎病相關知識,40余名患者及家屬參加并聆聽了講座。

《高脂血癥的防治》


什么是高血脂?
高血脂是指血中膽固醇和/或甘油三酯過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過低其中膽固醇又有“好”與“壞”之分。

疾 病 簡 介
“好”膽固醇: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將多余的膽固醇從動脈中清除,防止動脈粥樣硬化形成,減少冠心病、中風等事件發(fā)生。“壞”膽固醇: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含量過多時會鉆入動脈壁,沉積成斑塊,堵塞血管,引起冠心病、中風等事件。分 類
一、從臨床上,可以簡單地分為以下四類 高膽固醇血癥:血清TC水平增高。
常見的病因為:糖尿病、甲狀腺機能低下、 腎病綜合癥等
輕度高血脂時,通常沒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覺,但沒有癥狀不等于血脂不高,定期檢查血脂至關重要。
一般高血脂的癥狀多表現(xiàn)為:
較重高血脂時會出現(xiàn)頭暈、頭痛、胸悶、氣短、心慌、胸痛、乏力、口角歪斜、不能說話、肢體麻木等癥狀,最終會導致冠心病、腦中風等嚴重疾病,并出現(xiàn)相應表現(xiàn)。
長期血脂高,脂質(zhì)在血管內(nèi)皮沉積所引起的動脈粥樣硬化,會引起冠心病和周圍動脈疾病等,表現(xiàn)為心絞痛、心肌梗死、腦卒中和間歇性跛行(肢體活動后疼痛)。 高脂血癥的危害
高血脂癥是腦卒中、冠心病、心肌梗死、猝死的危險因素,還可導致脂肪肝、肝硬化、膽石癥、胰腺炎、眼底出血、失明、周圍血管疾病、高尿酸血癥。飲食調(diào)節(jié),控制總熱量、健康的飲食結構、減少脂肪,尤其膽固醇和飽和脂肪酸的攝入量、適當增加蛋白質(zhì)和碳水化合物的比例、限制食鹽、減少飲酒及戒烈性酒、戒煙、適當?shù)倪\動鍛煉、保持適當?shù)捏w重蔬菜、肉類和粗糧類:靈芝、魚類、燕麥、大蒜、洋蔥、茄子、大豆、菜花、黃瓜、辣椒、芹菜、綠豆芽;水 果 類:山楂、蘋果、荔枝、獼猴桃。
降脂藥物的選擇:
他汀類(HMG-CoA 還原酶抑制劑) 洛伐他汀、氟伐他汀、普伐他汀、阿托伐他汀、辛伐他汀、西立伐他汀。貝特類(纖維酸衍生物) ;吉非羅齊 、環(huán)丙貝特、非諾貝特、氯貝特、苯扎貝特。
煙酸:煙酸、阿昔莫司
不飽和脂肪酸類:多烯康膠囊、依析麥布(腸道膽固醇吸收抑制劑)。普羅布考在藥物治療時,必須監(jiān)測不良反應,包括肝、腎功能,血常規(guī)及必要時測酶。
降低血脂的中藥:草決明、何首烏、澤瀉、山楂、大黃。
治療生活方式改變(減輕體重,體力活動,戒煙,限制飲酒)藥物治療:他汀類,或樹脂類,治療效果不佳時可用該二類藥物聯(lián)合治。療 治療生活方式改變(減輕體重,體力活動,戒煙,限制飲酒)如以TG增高為主,選用貝特類或煙酸,如以LDL-C或TC增高為主,選用他汀類。LDL-C/TC和TG均顯著增高者可用聯(lián)合治療。 治療生活方式改變(減輕體重,體力活動,戒煙,限制飲酒)藥物治療:選用貝特類或煙酸, 治療效果不佳時可用該二類藥物聯(lián)合治療。 一級預防:指無心腦血管病變的高脂血癥患者的調(diào)脂治療。二級預防:指有心腦血管病變的高脂血癥患者的調(diào)脂治療。
按照防治級別選藥分層防治:臨床上對于一級預防,根據(jù)有無其他危險因素及血脂水平,藥物可略緩和,劑量偏小。對于二級防治,防治從嚴,充分顯示藥效,降脂同時重視保護心腦腎功能、防心腦血管事件和腎功能衰竭。 降血脂的一個總原則是用最小藥物劑量將血脂控制正常。經(jīng)過一段時間,再測血脂,如血脂不能達標,則應恢復原來的藥量。
如血脂控制得仍然比較好,還可考慮服用1/4量,甚至改為隔天服用。有些藥物如他汀類藥物,除了有降血脂作用,還有穩(wěn)定動脈斑塊、抗凝、抗炎癥、抗氧化等作用。因此,即使血脂水平達標,也應繼續(xù)小劑量維持治療。
如果血脂控制得比較好,比如總膽固醇水平已降到3.5毫摩爾/升,這時可考慮減量,比如減半量服用;藥物治療開始后4-6周復查,如已達到要求,逐步延長為每6~12個月復查一次,如治療3~6個月未達到要求,則需調(diào)整藥物劑量或種類。在藥物治療時,必須監(jiān)測不良反應,包括肝、腎功能,血常規(guī)及肌酸激酶。